③半獨立 ④半封建
圖③表示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一部分獨立主權(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等)開始遭到破壞,逐漸淪為“半獨立”的國家即半殖民地。圖④表示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封建經濟制度、經濟形態開始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封建制度[注: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階級占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余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其基本剝削形式是封建地租,農民(或農奴)耕種封建地主的土地絕大部分產品作為地租被封建地主剝奪。]也被迫做出相應的調整,資本主義的經濟、文化逐步發展,中國由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社會。這兩個圓作為一個整體,就構成了中國近代一種畸形的社會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1.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實際上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控制的國家。其表現是:政治上,國家主權遭到破壞,部分喪失國家獨立自主權;經濟上,社會經濟[注: 簡介我們把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及其轉化機制確定為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含著前后相關的兩個問題,一是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范疇是怎么來的;二是這樣思考的依據是什么。]喪失獨立地位,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文化上,近代資本主大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識傳入并有所發展,即“西學東漸”。
2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