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張大楚國,故稱張楚也!标P于陳勝起義之后建立的張楚政權,《史記》僅一筆帶過。張楚政權究竟存在了多久?其內部治理結構如何?這一直是待解的史學命題。
7月21日,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在長沙銅官窯舉行。兔子山遺址發掘領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春龍在會上透露,剛剛在兔子山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一件觚上發現有“張楚之歲”的字樣,而這也為專家們打開了探視張楚政權的一個新的窗口。
不僅如此,兔子山遺址目前已出土簡牘5000余枚,簡牘年代從戰國、秦、漢,一直到孫吳時期,成為湖南乃至全國2013年度的重大考古發現。

7月21日,工作人員在清理兔子山遺址出土的簡牘。新華社記者 明星攝
“張楚之歲”的解讀
秦漢之際,“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字眼,司馬遷作《史記》時立的月表叫“秦楚之際月表”,而不叫“秦漢之際月表”,楚的影響可見一斑。
在中國文化遺產[注: 文化遺產,中文在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www.cqwz86.cn“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研究院研究員胡平生看來,陳勝起義之后所建立的張楚政權,也有“張大楚國”之要義。不過,古今文獻中關于張楚政權的記載非常少,《史記》《漢書》中也只是一筆帶過。所以,對于益陽兔子山遺址出土的寫有“張楚之歲”的觚,胡平生認為“十分重要”,為人們研究張楚政權提供了新的線索。
“張楚之歲”的“張楚”究竟何指?對此,張春龍的判斷是,這里的張楚并非年號,僅是一個年份!皾h代的時候,有一個紀年習慣,就是用上一年度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來指代當下的年份!彼,張春龍認為,“張楚之歲”指的是陳勝起義之后的那一年,而這同時說明陳勝起義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武漢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簡帛研究中心主任陳偉頗為認同張春龍的說法。他還進一步補充說,馬王堆漢墓[注: 簡介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共有三座墓,分別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倉及其妻、兒的墓。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發掘了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的簡帛上發現有“張楚”兩字,而在里耶秦簡當中,也有一枚寫有楚國文字,“三者之間應該存在關聯,而且在時間所指上可能是一致的”。

等待脫水處理的部分簡牘。本報記者 龍軍攝
記載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