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的《人類學學報》刊發一項新的古人類遺址發掘報告,該遺址位于湖南[注: 湖南省-湖南省位于中國南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hunansheng]道縣,地處湖南、廣西和廣東接壤地帶。
2011年9~10月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縣文物管理局的配合下,對位于湖南省道縣樂福堂鄉的福巖洞進行了考古發掘,在面積約20平方米的范圍內,出土5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
據古脊椎所研究員裴樹文介紹,發掘出土的5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總體形態特征與現代人接近,牙齒尺寸也在現代中國人牙齒變異范圍內。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對這些牙齒展開詳細形態描述和對比研究。
此外,從出土的動物化石中,研究人員目前已鑒定出39種哺乳動物化石,主要為現生屬種,其中滅絕種只有巴氏大熊貓、劍齒象、巨貘、南方豬等。
裴樹文表示,該遺址仍有較大的發掘潛力,是開展晚更新世人類演化和生存環境研究的理想選地,對其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將為探討古人類在該區域的演化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價值的科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