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中國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發現6處古代遺址,據鑒定,這些遺址已有近5000年歷史。
阿拉善右旗文管所根據牧民提供的線索,進入巴丹吉林沙漠進行專項調查。文物部門對周邊5個湖泊進行了調查,新發現古代遺址6處、采集文物標本400余件。經鑒定,這些遺址產生的年代大約為45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注: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年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中期,它們多分布在沙漠中的湖泊周圍,在遺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器和陶片,其中,石器有細石葉、石核、石磨棒等,陶片有仰韶時期的彩陶、夾砂紅陶,青銅時代的夾砂紅褐陶。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境內,目前整個沙漠內人煙稀少,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近年來,文物工作者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不斷發現古代人類居住遺址。這表明,如今人跡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在約5000年前有大量人類活動。(記者高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