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17日,中華民國[注: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于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國民參政[注: 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canzheng]會第二屆第二次會議在重慶召開。會議期間蔣介石[注: 蔣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并加入同盟會,]提出:反侵略戰線應于今冬明春期間解決日本事件。26日,大會通過決議案,請國民政府早日召集國民大會定憲立法,充實戰時民意機關并保障言論自由,促進民治。27日大會勝利閉幕。1941年11月16日,在召開國民參政會第二屆第二次大會的前一天,民主政團同盟(民盟)正式對外公開。然后這一重要的抗戰遺址卻命運多舛,先是被占用做了洗腳城,后來因為民眾反映,被迫[注: 被迫 拼音: 解釋: 1. 受外界迫使。如:敵人被迫放下武器。-beipo]修葺還原,而今卻有面臨商業開發拆除的危險!
[1] [2] 下一頁